12月19日,2019“众安开放日”在上海举行。本次开放日上,众安保险首席技术官康德胜发表了《托起新保险的众安科技力》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上午好,我是众安保险CTO康德胜,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刚才我们的CEO姜兴描述了一个让人兴奋的“精益求精”的新保险时代。作为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过去6年时间里,不断用努力和创新应对这个新机遇,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家一定会很好奇,这份优秀的成绩究竟是怎么获得的,今天借着众安开放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取得这个成绩背后的关键英雄之一:众安的科技力。
众安的科技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0阶段,我们闭门修炼内功,在云端构建了一整套支撑我们新保险业务的系统,解决了大吞吐量订单、产品快速上线以及云端安全等基本问题;
2.0阶段,我们通过开放平台,逐步连接数百家有保险场景的线上合作伙伴,把众安的保险业务迅速做大同时也给这些互联网平台进行保险业务赋能;
3.0阶段,我们不光进一步磨练并丰富我们的技术力,能够更加“精益求精”地支持新保险,我们还开始把自己在运营互联网新保险的经验和技术对外输出,帮助整个保险生态包括金融领域的同行们更好地拥抱新保险时代的机遇。
众安的战略是保险+科技,我们不光要把新保险业务做好,也要把支撑这个业务背后的科技分享给整个保险行业。
我想在座很多都是保险行业里的技术高管,咱们技术人员喜欢听干货,那么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众安的科技力是怎么服务好众安的新保险业务的。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技术力里面大部分都已经成为科技产品对外输出了,感兴趣的同行可以多关注关注。
我们的技术力是服务于新保险的,那么什么是新保险呢?新保险有哪些技术挑战呢?这些技术力是怎么来应对这些挑战的呢?
区别于传统保险,新保险首先是新人群,很多人以前是不买保险的,但最近几年在线上新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群开始购买保险,比如去年2月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下子激发了大家购买健康险的意识。
其次是新需求,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蓬勃发展的新经济商业模式带来了新的需求;而这些新需求带来了新的保障解决方案从而带来了新产品,比如电商的退运费险、航旅意外险等;第四是新的触达方式,以前线下是靠打电话或面对面交流,而互联网保险更多的是通过线上信息流、微信、自动语音等各种方式和客户沟通。
新保险的这些特点带来了技术方面的五大挑战:1、大规模、高并发、易伸缩信息处理,互联网有海量客群,频繁的运营活动也会带来激增的流量;2、如何应对新产品/新场景,快速设计并上线,天下武功唯快不破;3、如何做到全数字化运营快速精准响应市场变化,这个也就是现在最火的数据智能;4、如何系统快速迭代,上线稳定运行,及时应对市场、产品、运营开发需求; 5、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撬动新的商业机会。
我相信这些挑战,也是我们在座保险行业的高管们时刻要面对的,下面我就来讲讲众安的科技力怎么来应对这些挑战,而这些科技力,很多已经成熟并对外输出。
1、如何应对大规模、高并发、易伸缩信息处理的要求?
众安是国内首个业务全部跑在云端的保险公司。有了云之后,像“双11”这种突发量巨大的业务,云很容易消化。但云只是基础设施,光有云是不够的,还需要设计精致的系统把云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无界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支持大规模业务量的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基于云架构搭建,通过微服务体系实现业务模块负载均衡、自动伸缩以及容错处理。Boom/Ship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云端容器管理以及自动化发布工具,帮助我们实现云设备高效自动化管理。
通过这些技术力,正如CEO刚才所说,我们今年前11个月保单突破70亿,系统在峰值时每秒可以处理3.2万份保单,最近发布的无界山2.0可以支持千亿保单规模。
从内部验证到外部输出,我们把自己沉淀的科技能力产品化,并对外输出,比如数字化保险核心系统Graphene、智能运维产品等。
2、如何实现新产品/新场景快速设计并上线?
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竞品分析快速设计新产品并且在新互联网场景快速上线,成为我们在新保险领域的制胜法宝。Graphene产品设计模块,是我们自己以及使用我们技术的合作伙伴共同使用的快速保险产品定义工具,它内嵌了一个强大的保险定义语言,一个新的保险产品只要备案完成,一两天就可以设计上线。
产品上线之后,我们的商品中心模块,可以根据销售场景的不同把产品包装成可销售的保险商品,也有可能是由几个产品包装成一个商品。产品设计好之后,任何有流量的互联网通过一定的备案后都可以卖我们的产品。我们有一个系统叫“众推广”,可以很容易配置相应场景渠道以及相关h5、公众号、小程序,新设计出来的产品立马就可以销售,并可以在各个流量渠道上迅速推广。
产品定义中有很多柔性的商业规则,为此我们做了一个系统叫X-Decision。X-Decision的核心是决策引擎,用于我们信保业务的风险管理,也支持保险业务的两核。任何地方有可变业务逻辑的,我们都用x-d来定义。正是因为使用了灵活的规则决策引擎x-d,我们的新产品设计不需要开发人员参与从而帮助产品快速上线。围绕着x-d核心,我们还开发了很多行业应用领域的通用模块,比如信保领域的风控模块、保险领域的核保模块等。
有了这些好的技术力,新产品1-2天可以上线,新场景/渠道当天就可以上线。通过这些工具,我们很快就连接了330多家合作伙伴。
从内部验证到外部输出,我们把这些沉淀的科技能力以产品化的方式进行对外输出,比如Graphene、Fusion,x-decision等。
3、如何利用全数字化运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最近数据智能-数智概念越来越火。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监控,充分发挥企业日益积累的海量大数据的价值,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制胜法宝。大家都想迅速把自己的数据中台建设起来。
那么,来看看我们的数据中台是怎么搭建的。底层是阿里云的飞天MaxCompute,管理以及扩容都很方便;它上面的都我们自己的系统。首先是DataStudio,它不光负责数据治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等,它还是数据处理加工平台,负责对MaxCompute数据存取和加工。
其实阿里云有个工具叫DataWorks,为什么我们还要开发自己的呢?因为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权限管理做到一起。保险公司对于权限看得比较重,所以我们开发这个工具,可以在上面写SQL、做测试,查询出来结果之后,走审批流程,审批以及适当脱敏后再进行使用。比如用它做触达,或者用它做报表,整套权限都管理得有条不紊。
DataStudio上面是我们用于数据可视化以及洞察的x-BI平台,查询、分析以及挖掘出来的数据可以很容易通过拖拽的方式迅速生成报表以及可交互的分析界面。支持AI机器学习的X-Brain目前支持好几个类似于TensorFlow的AI引擎,建模人员可以在上面写代码,也可以利用预先开发好的成熟算法,比如OCR算法、图像分类算法等。
再往上是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满足业务数据分析需求。左边的智慧经营系统是一系列根据业务条线需求开发的数据分析系统;X-magnet是互联网广告投放管理系统,可以对接头条系等广告平台,投放本身是个精细活,需要不断迭代优化才可以实现满意的ROI,我们把它当作实现用户增长的强大工具;X-man是用户运营平台,帮助有效管理线上运营活动或者对新老客户进行触达营销,通过DataStudio等工具筛选出客群,用短信、微信或者信息流触达客户,然后对整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真正实现基于量化基于数字化的决策。
有了数字化中台实现全数字化运营体系,我们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全链路做到实时追踪;我们数亿用户以及百亿保单,都可以在数据中实时响应挖掘出来;我们在营销过程中用的智能客服中的相关算法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5分钟上线语义理解模型,15分钟上线图像模型;每日调度万级数据加工任务,涉及万亿级数据量,PB级大小,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从内部验证到外部输出,目前我们数据中台中的x-magnet以及x-man已经成熟对外输出。
我们可以看一个数字化精细运营的案例。
案例:数字化精细运营——车点通
我们联合车险很多同学来自于传统车险,我们给他们开发了一个系统“车点通”,它是一款手机APP,业务人员可以随时看到他管辖的各个渠道、场景的业务情况,一旦发现业务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沟通。我们基于各种算法改善分析效能,可精细化追踪逾20个业务维度1秒反馈业务数据结果。
上线后半年内,一线业务人员追踪了近200个目标业务,相关边际成本平均下降11.6%。传统报表系统,业务员很少看,现在有了这种新的基于实时数据建立的反馈体系,逼着他们每天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数据使用频度大大提升。这也是传统业务如何数字化的一个实践。
4、如何保证系统快速迭代上线并稳定运行?
刚才说了这么多好东西,那么如何让开发快速满足业务需求呢?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快速迭代上线并稳定运行的机制。
我们在容器管理平台上设计了CMDB配置管理工具,支持各个环境的自动化配置。整个众安1500个技术人员每天200多个发布,都是他们自己把配置以及相关东西打包,走自动化发布流程,在自动化流程中会做代码质量检测、配置检测,需要新增云机器也会自动增加;代码发布上去后无需人工安装,全是自动化的。这个就是我们的CICD持续集成持续发布的过程,这个工具叫Boom/Ship。
我们也开发了很多工具实现UI自动化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等,因为你想做得快,一定要有大量自动的东西,否则一天有好几百个上线是做不到的。
系统出现故障,业务和第三方接口出现问题,都是靠我们自己开发的“六翼天使”监控平台来监控的,包括安全监控、数据监控、前端监控、网络监控、容量监控、业务监控等等。系统出现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及时找到,有些可以通过自动方式修复,有些需要人工快速响应。
为了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我们开发了一套叫TM的项目管理工具,实现需求、设计到开发、集测的全环节管理,以支持敏捷和快速迭代,也支持内部成本核算。
从内部验证到外部输出,我们已经把沉淀的能力产品化,以智能运维产品以及信息安全产品进行对外输出。
5、如何利用技术创新撬动新机会?
保险+技术,新技术的及时跟踪和应用是众安的核心战略,我们重点投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领域,并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来撬动一些新的市场机会。众安在区块链技术的投入很深,从底层算法到上面的工具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申请了近200个相关专利。
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投入了使用,比如供应链金融方面,我们已经有五个用户采用我们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供应链金融系统,来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授信问题。传统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对一级供应商是可以授信的,但如果一级供应商欠二级供应商的钱,银行是不敢给二级供应商授信的,因为他查不了这么多层级。通过我们的区块链技术,可以让银行对二级、三级供应商提供授信,大大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
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投入颇多,在计算机视觉方面我们做了很多OCR,比如我们开发了一个全息影像OCR,对香港身份证进行识别,我们通过录取的几秒钟视频来判断全息影像的真假,这样的技术,市场上是买不到的。此外,健康险领域,我们跟医院做了一些探索用计算机视觉来诊断烟雾病。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众安智能客服底层算法都是我们自己开发的。数据洞察方面我们做很多用户画像、模型、营销方面的推荐模型。
看看我们怎么用AI让保险更温暖。
我们的承保及理赔自动化率分别达到99%和95%;在线客服85%的会话由智能机器人处理;人机协作提升会话效率,在线会话环比增长235%。
我再举两个人工智能再我们保险中的应用例子。
智能保顾-众安精灵,针对用户很多问题予以自动解答,这也是建立在机器语义理解方面的研究。
车险视频理赔,案发事故现场,我们可以通过APP面对面视频,在没有人员伤亡的单车事故,当场可以定损,可以把钱直接在线打给你,而且会推荐你到附近的修理厂或者4S店,用户体验非常好,万元以下结案平均时长为11分钟,最快3分钟。因为没有查勘人员去现场,人力成本可以节省将近40%,这也是人工智能给保险带来的新机会和新价值。
以上,跟大家分享了众安科技力如何支撑起我们精益求精的新保险。如果在座的各位同行感兴趣借助众安的力量加速提升自己的科技力来迎接新保险时代,也可以考虑刚才讲过的经过众安验证并对外输出的科技产品。
在这张图的左侧,有业务增长系列的用户运营平台x-man,用户增长平台x-magnet;业务生产系列,有面向海外输出的数字化保险核心系统Graphene,互联网公司保险平台系统fusion,有面向国内市场的诸多产品,其中虹桥保险应用中台可以帮传统保险企业迅速实现互联网数字化运营,众慧树可以利用AI的技术低成本高效率训练保险代理,众智星云我们给金融机构赋能提升金融科技能力等等很多系统。时间有限,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在下午的论坛以及展台上了解更多的信息。
图的右侧,是我们为整个保险生态孵化的一些子公司,暖哇科技提供医疗大数据服务,众企安链是我们供应链金融系统,洁众科技致力于打造中国首家线上智能口腔健康管理平台;而众安生命主要提供基因检测和慢病管理服务
图的右下侧,是我们业务保障系列,有我们面向各行各业通用的运维以及信息安全以及存储产品。
最下方,是我们针对行业的各种解决方案。
信息很多,我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在展台上了解更多的信息。
我的分享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