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近20年的国内10+1家养老保险公司,终于迎来了《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2022年是养老大年,从4月顶层设计到11月方案落地,个人养老金市场热火朝天,银行、保险和基金混业竞争,堪称金融消费领域的史诗级事件。但个人养老金市场沸腾的同时,也将商业养老保险的踌躇打捞起来。
因为养老保险屡屡跑偏。这恐怕不是赛道的问题,而是企业的问题。
角色扮演
暂行办法开宗明义,养老保险公司应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聚焦养老主业,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不能够聚焦养老主业,是养老保险公司一直被诟病的地方。养老保险的牌照是金边牌照,价值很高,能藉此展开很多业务,但养老保险公司的存在感不强,人设也很模糊,虽然名称中带有“养老”,但养老的优势为何,似乎也支支吾吾。
养老保险公司能做年金保险和商业养老金,也能做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还可以做养老基金管理。在一年之前,养老保险做保险资管更多,甚至“鸠占鹊巢”,招致监管于2021年底的清理和压降。
这就有点像杨绛说的,事事值得,事事遗憾。道理都懂,可是过不好人生的大有人在。养老保险能做得太多,但人身险方面竞争不过寿险公司,养老基金管理又强敌环伺,银行和基金虎视眈眈。年金险倒是有护城河,奈何年金险规模见顶,迟迟打不开局面。导致大家也很迷惑,养老保险的赛道是不是有问题。
穷则思变。但有时候,穷也生“奸计”。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便是照妖镜。这款当时的所谓养老创新产品,其实就是以“养老”作为招牌,长险短做,没有什么中长期的资产与之匹配,所以基本与彼时尚未破除刚兑和尚未净值化的理财产品区分度不大,同质化严重,个性化不足,收益率是唯一能讲的故事。
这显然与成立养老保险公司的初心背道而驰。所以,2022年养老保险公司的这种产品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同样是2022年,个人养老金市场迅速破题,养老保险公司所经营的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内无爆款产品,外有市场挤压,不创新求变,不能继续存活。
兜兜转转,无论是监管的诉求还是市场的需求,都是期待养老保险公司深耕专业,聚焦主业,培养核心能力,构建核心产品。
显然,赛道不是问题,凡事反求诸己,找内因。著名喜剧演员都说了,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环大环境的人啊。
优势挖掘
随着老龄化势大力沉,养老已经成为近年来的显学话题,但养老市场仍处在爆发或巨变前夜,各领域各企业,都在试错和坚持,点亮不同的可能性。
养老保险公司做养老有何优势?甚至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保险做养老究竟有何优势?
保险,论高收益率不敌基金,论账户便利不敌银行,天时地利俱失,只剩下“人和”可资利用。所谓“人和”,就是提供市场最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将养老延伸到线下,保险公司目前是两种思路,一是与养老社区相衔接,一是将医养打通。在这两组生产关系里面,保险居于牵头地位,向来被寄予厚望。
坦白说,并不容易。就在前几天,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对接养老社区服务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养老社区的模式首次设置了门槛,对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保险公司而言,不啻于当头一棒。监管自有考虑,野蛮生长必然是泥沙俱下,床位超卖风险一直是业界最大的担忧。而在2022年,医养结合的异化产品“药转保”则被监管拍死,跑偏一直是创新这盏灯的阴影。
保险之于养老,历史作用和市场作用,线下是关键。但线下向来是“苦活累活”,线上有如鲸吞,线下则是饭要一口一口吃。但成功之道,结硬寨,打呆仗。
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没有打开的上帝视角,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只有在雪里才能学会变刃,养老保险公司只有自己学会横冲直撞,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长按关注,精彩呈现
长按关注,随时沟通
投稿有酬·爆料必谢
Azhihuibao@163.com
一周回顾
燕赵财险“总支”联动,新年多部门招兵买马!涉及这些核心管理岗!
中国人寿财险“财宝节”再度来袭:多倍护航“兔必安心”!
车险综改续写:定价自由度加大,增值服务在规范!哪些需注意?
浙商财险谋转型:“将帅”就位!找准交通赛道,加速向股东靠拢?
偿二代(Ⅱ)下,4险企数据不实被通报!哪些问题成“典型”?
险企布局养老社区,遇八大门槛四大禁区!第二曲线难续弦?
监管新表态:分红险信披更透明!调低演示利率,公示红利实现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